【专家观点】曹林奎教授: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作者: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8 18:38:10

  现代农业既是一种基础产业,又是一种战略性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开创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使农业经 济由单一经济转向综合经济,产品输出由初级产品转向深加工产品,从而使现代农业从弱质产业变成具有强大活力的优势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也不能走过去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农业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因此,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必须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的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融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延伸、农业生产性服务等发展为一体的,旨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的综合系统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充满了竞争,而社会的需求变化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变化体现的,这就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对市场要有一定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可以协调各种资源优势,通过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相互协同,提高现代农业整体的竞争力,使得农产品生产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还能对市场变化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因此,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消费引导生产,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尊重农民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和公益服务中的作用,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 。今后,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的两种基本消费需求: 一种是有形的物质需求(或称产品需求),另一种是无形的精神需求(或称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来实现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的目标,从现代农业的基本功能出发,结合城镇和乡村居民的 消费需求,因地制宜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为产品型现代农业,包括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和加工农业等产业模式;另一类为服务型现代农业,包括休闲农业、电商农业和物流农业等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合理程度应体现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上,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坚持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同时,着力促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粮经饲兼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增强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根据地域不同,我国的现 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 。农区农业是指我国“以农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或边疆地区的农业 。农区农业以生产粮食、棉花、油 料、肉、禽、蛋等大宗农牧产品为主,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明显,农产品商品率和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郊农业又可分为近郊农业和远郊农业。其中,近郊农业以种植蔬菜、果树,饲养奶牛等为主,提供城市居民生活必需的副食品 。而远郊农业则在种植业上以生产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在畜牧业上以养猪、养禽为主 。都市农业的空间地域划定在都市区域范围,既包括城市化地区的农业,也包括城市郊区的农业。都市农业生产市民所需的特色蔬菜、瓜果和奶制品等优质安全农产品;在绿化、美化和净化都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能休息和娱乐的休闲场所,其提供的旅 游休闲、保护自然环境、文化教育等公益功能还是有很强 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可能是不一样的。跟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社会赋予农业承担的功能日益丰富 。现代农业既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知识产业,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今后,我们肯定要创新思维,树立大科技理念,发展“互联网 + 农业”,推进农信农机农艺融合、政产学研推协同 。以新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升级。具体来说,一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 。始终把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源动力,推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逐渐完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农、科、教、企紧密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协同创新体系 。二是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 。推动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和应用实践,突破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 品种培优、疫病防控、农机装备和加工储运等方面取得核心技术应用成果。三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资源,构建终身教育、 科技下乡、定点帮扶等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把农业生产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就需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特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 就是使原本不赚钱的第一产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增收。

  当前,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是农业产业整合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内部子产业在经营主体内或主体之间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关联,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资源—产 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针对这种类型,可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产业链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向前或向后不断延伸, 通过产业链 延伸产生效益链,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品牌 与服务效益 1+12 的放大效应。针对这种类型,可以重点发展加工农业、 电商农业和物流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三是农业多功能拓展型 。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的有机结合,丰富科教、文化、艺术、休闲和体验等内涵,形成农业多功能拓展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针对这种类型,可以重点发展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产品型现代农业的产业模式是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生产出能满足大家对安全优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农业产业形态 。根据我们国家各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条件, 因地制宜重点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和加工农业等产业模式。通过合理地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生产和加工粮食、蔬菜和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开发“名、特、优、新”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 来满足大家的 产品需求。

  生态农业是运用农业ECO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就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促进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满足人类日渐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二是实现物质循环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地推进生态农场建设, 这就有利于精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科学制定生态农业的补贴政策,因此,生态农场建设 就是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 。2021 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组织并且开展了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 首批132家生态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我国计划到 2025 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 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 1000 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 10000 家地方生态农场。同时依托生态农场评价和建设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生态农业 产业化经营主体,总结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

  精准农业就是因地制宜定量决策、精准定位变量实施的现代农业操作系统 。精准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精确化和标准化, 是资源节约理念的具体运用。目前,国际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农业ECO中应用的典型模式就是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的生产的全部过程最重要的包含:精准选地— 精准耕作与 选种— 精准播种与施肥— 精准喷药— 精准观 测长势与产量— 精准统计农作物数据— 精准作 业技术优化处理和选择最优田间管理方案。因此,精准农业就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首先,发展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由定性走向定量、由经验走向科学、由粗放走向精确,并将农业逐渐转向电脑自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精准农业在技术上能够保证作物在生育期内的管理是最好的, 运用精准农业技术生产的最终产品是最优商品。其次,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实际的精准设施农业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 产品品质,节约水、肥资源。例如,采用环境可控的水耕栽培方式,把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转变为种植基地,可开展蔬果生产。还有,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可以引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源头追溯、农产品物流管理上将大有可为, 能大大的提升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精准防控能力,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监管能力。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工农业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今后,我国的加工农业将由粮油食品加工型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延伸和拓展, 作为未来农产品加工的主要发展模式。发展精深加工农业,延伸全产业链条,能大大的提升优质农产品附加值。具体来说,加工农业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质量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发展要求是高、中、低档三者共存, 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和营养食品等需求量一直上升 。差别化加工势在必行,如“智能化个性营养食品”或“私人定制食品”将涌现,不断的提高加工农产品的质量和地位,以质立名牌。二是要搞好优质农产品的包装。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外观质 量、食味品质、包装与便利性等 。传统的简单包装加工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必须美化优质农产品的外表,以面树名牌。三是要开展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加大我国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树立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叫响具有地域特色或地理标志保护的优质农产品的名字,要以名牌农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以特创名牌。

  服务型现代农业的产业模式是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满足广大市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需要,选择发展休闲农业之外, 还可以重点选择作为服务城镇和乡村居民、服务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农产品电商和物流等新兴农业产业形态,如电商农业和物流农业等。通 过发展融观光性、游乐性、休养性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优质农产品电商、物流仓储等其他农业服务业,来满足大家的服务需求。

  休闲农业的实质是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满足广大市民旅游、度假等休闲生活需要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我们国家发展休闲农业, 一定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农、旅、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创造出传统旅游景点无法与之媲美的景观特色和休闲体验 。首先,要高水平打造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休闲农业活动精品项目,高规格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农业节庆和节事, 高档次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运营高效的休闲农业配套设施,提升休闲农业服务的品质,不断营造美丽田园的乡村生活 。其次,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品,把农院变公园、农景变风景,使农业转型与乡村旅游发展、 民宿经济发展形成互促共进的新态势 。还要将休闲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结合起来,打造以促进人民的健康生活为宗旨的休闲农业产业形态。还有,休闲农业具备极其重大的科普教育作用。通过悬挂标语、导游讲解、播放宣传片等途径,在休闲农业项目中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宣传农村低碳生活方式,提高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并增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电商农业是指运用电子商务手段, 收集和处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信息资源, 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交易系统的协同发展, 从而建立起高效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体系的一种服务型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电商农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全程追溯制度,引导农产品电商实现全程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在农产品生产和工艺流程中, 不仅要关注农产品 的质量上的问题, 并且要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商农业在我国优质农产品销售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电商农业,有利于实现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具体来说,一是加强电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电商农业的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和网络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滞后 。政府和相关企业需联手共同进行交通、物流、 网络及冷链仓储体系建设, 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运输难题,为电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制定电商农业的品质衡量准则。电商农业的品质衡量准则主要围绕农产品生产、采后处理、分拣分级、包装加工、 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管。三是加大电商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返 村进行电商农业创业、就业,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在基层电商农业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可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并且开展技术培训。

  物流农业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农产品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活动,并使农产品等物品运输、 储藏、加工、装卸、包装、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作为服务农业企业、服务农民的新兴 产业, 物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我们国家物流农业要充分的发挥各地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以批发仓储型和冷链物流型作为物流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构建与现代农业建设相适应的物流农业体系, 提高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量、流速和流效。今后,物流农业将重点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 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形成以批发商业市场为核心、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 以零售网络为保障的现代农 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企业和事业单位直接对接, 逐步建成产销一体化经营体 系 。同时,发展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系统,连接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加强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公司参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开展冷链物流进农村综合示范,全方面实施农产品“互联网 + 物流”行动计划,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