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嘉宾观点集萃

作者: 羊料 发布时间: 2024-03-12 12:37:36

  3月29日,以“聚焦高质量,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

  近几年,饲料行业稳中求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是饲料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从2015到2022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仅用7年时间,就完成由2亿吨到3亿吨突破,并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二是饲料产业规模化水平和总实力继续提升。三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站在新的起点,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使命不可推卸,困难必须克服。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饲料大国,饲料工业慢慢的变成了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产业。看企业,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超过1.35万家,百万吨以上企业36家,千万吨级规模公司集团已有6家。看产量,2022年工业饲料总产量达到3.02亿吨,迈上了3亿吨新台阶,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稳居全球第一。看产值,2022年饲料工业总产值达1.32万亿元,连续两年超过万亿元。

  当前我国饲料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大多分布在在三个方面:一是饲料粮特别是蛋白饲料供应保障形势严峻。二是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尚未全面实施。三是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任旧存在。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聚焦饲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毫不放松抓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鼓励带领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持续提升饲料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养殖业需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对饲料行业和企业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二是提高生产经营规范化水平。三是强化创新谋发展。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作为主攻方向,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弱项,不能“偏科”。

  建设农业强国一定要注意方法论。第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第二,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选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突出地方特色。第三,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保持耐心,谋定而后动。第四,“三农”问题复杂度高,要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不断趋近长远目标。

  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9108万吨,饲用8024万吨,占比88.1%;进口谷物5579万吨,饲用4547万吨,占比81.5%。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集中在饲料用粮。目前,替代豆粕的存量植物蛋白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充分开发其他蛋白质资源。

  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应该从五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养殖效率;二是提高机体氮沉积效率;三是开发新型蛋白质饲料资;四是种养结合的一体化农业;五是培育不依赖于豆粕、高饲料转化效率的畜禽品种。在相当长时期内配制低蛋白日粮仍然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最大依仗,实现畜禽日粮低蛋白,需要聚焦净能赖氨酸平衡、限制性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及电解质平衡以及多元化日粮配制与节粮技术集成。

  2022年,全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4.54亿吨,谷物、豆粕和粮食加工副产品饲用消费总量达39190万吨、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8%,高于33%的食用和17%的工业用消费占比。饲料蛋白消耗总量达7900万吨,由进口原料提供的占比达46.3%。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的主要驱动力,保障蛋白饲料原料供给,是保障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快速推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评审制度改革,饲料行业创新步伐加快。2020 年以来,共核发新产品证书10个,扩大适用动物范围、含量规格降低及生产的基本工艺变更等8个,纳入《饲料原料目录》或《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12个,超过2012年至2019年的总和。当前饲料行业的热点和难点大多分布在在豆粕减量替代、养殖提效提质、饲料停抗退药等3个方面。行业创新方向应当围绕解决原料供需矛盾,开发饲料提效利用技术、产品以及新蛋白饲料资源,如发酵饲料、酶制剂、非蛋白氮高效利用、营养素减排、微生物蛋白原料等;围绕饲料停抗需求,开发改善动物健康的技术和产品,如天然植物提取物、生物活性肽、饲用微生物等;围绕动物精准营养需求,针对新饲料配方结构开发补充动物必需营养素的技术和产品,如小品种氨基酸、维生素等。

  当前畜牧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甚至略有增加,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目前我国畜产品消费正由以前的季节性消费转向常年消费,少数民族为主消费转向全民消费、区域性消费转向全国性消费,我国畜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养殖发展速度跟不上消费增长的速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市场的 “无形之手”(运用市场手段调减产能)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受政策支持,我国2022/23年度大豆和2022年菜籽的面积、产量均创新高,增产带动了我国蛋白粕和油籽总产量增加。2022年我国饲料产量创历史纪录,但蛋白粕消费出现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饲料养殖行业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和豆粕玉米减量替代方案;另一方面,杂粕进口量增加,生猪养殖收益和大豆粕价格剧烈波动,对豆粕消费影响也较大。预测,2022/23年度我国蛋白粕产量9646万吨,同比增加477万吨;其中豆粕产量增加346万吨,增幅4.75%。2023年我国菜籽产量和进口大幅度的增加,国内菜籽粕供应充裕。未来几年我国大豆和油料产量将会继续保持增加的态势,大豆进口量将难以大幅增加。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国饲料企业充分的利用了国内外市场和资源,逐步的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集团。这一切与企业家们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紧密关联。可以说企业家们是推动饲料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全方面提升畜产品产量保供的主要力量和压舱石。

  在转型阶段,养殖业能否在变革中取得新机,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主要根据能否抓住以下几个趋势:第一,以减抗和减排为代表的新养殖标准会成为消费者共识。第二,头部企业整合产量,产业集中度加强。第三,通过精准营养和精准管理提升效率。第四,行业周期波动加剧,养殖企业通过增效降本穿越周期的需求加强。

  2022年玉米出口预期先增后降,美玉米价格的范围抬升;国内玉米供应预期先紧后松,呈现区间震荡。 2023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采购减少,美元升值导致美谷物出口下降,美玉米跟随小麦下跌。预计二季度,低价玉米吸引中国采购需求重返市场,中国采购与美玉米播种面积扩大的多空博弈还将持续。她分析2023 年影响生猪价格的核心因素包括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恢复进程、经济恢复对消费市场影响、大型养殖企业扩栏和补栏进度、新一轮猪周期能否恢复至正常利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