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为什么这么火?

作者: 羊料 发布时间: 2024-01-11 11:25:44

  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不仅霸屏朋友圈,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被刷爆,连海外华侨组织跳起的英歌舞,都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真正“火”出圈。

  英歌舞,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汉族民俗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元素,蹈火阳刚而恢弘,在潮汕流传了数百年之久。

  今年春节和往年不一样,对很多人而言,其实就是三年才过一次的“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想着“好好过一个年”,然后再出发。

  回家过年,气氛不能少,大家需要一种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来展示年味。英歌舞就很适合。

  在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的特色之后,它逐渐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门类,融戏剧、舞蹈、武术为一体,舞姿雄浑奔放,极具阳刚气质。

  不管是汕头、揭阳还是潮州,春节期间,热闹的城镇主干道上令旗舞动,脸涂油彩的英歌表演者(大多是青壮年男性)动作整齐划一,步伐激情澎湃,东奔西突,演绎《水浒》等传统英雄故事。

  对潮汕人而言,这是家乡民俗一年一度的集体展现,自然重视,也乐于参与和传播;

  对非潮汕人而言,英歌舞展现的人民“团结、勇敢”精神风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更是春节期间难得的体验,自然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说起潮汕,很多人会想到牛肉丸,也有人会说潮汕人会做生意。但有一点,基本能形成共识:就是潮汕人很团结。

  表演时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队员们双手执棒相互击打起舞,一直在变化队形。行进时队伍“指挥”一般由“耍蛇人”担任,耍得好的极为出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短视频的流行。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这样的平台上,有很多人靠视频直播为生,只有那些能够展示出“不同生活”的,才可以获得流量和关注。平台方面,也将流量倾斜于那些展示“家乡”和在地性的内容。

  个人生活想要展现独特性很困难,把镜头对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展现出一种“环境”,却会自带流量。

  有评论家认为,视频直播对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影响,远比我们认识的深刻。它不仅会“展现”,也会“创造”,而且鼓励和激发出很多普通人的潜力。

  从最深处来说,它鼓励每个人讲出自己的故事,也讲出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那些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迎来一波复兴的浪潮,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几年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现在的潮汕英歌舞却咸鱼翻生,成为众人热捧尤其是年纪轻的人喜欢的民间文艺。

  是的,因为有年轻人,有年纪轻的人喜欢,有年纪轻的人喜欢通过他们热爱的方式,去参与,去传播。

  “在潮汕,你想让一个年轻人凌晨6点起来做别的事,他未必搭理你;但如果让他6点起来练英歌舞,他5点就能到场。”

  从这些细节能够准确的看出,潮汕地区的长辈们,对于年轻一辈关于本土民俗文化应该有谆谆教导;而且,当地的文化传承,也让年轻一辈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增加了对家乡民俗的认同感。

  有了认同感,年轻人对它的付出就不再是被“赶鸭子上架”,而是“甘之如饴”。

  我们在前面也说过,不少年轻人今年早早就回到了家乡。广东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的总教练也说,为了正月初二在当地的正式表演,队员们很看重,之前已连续排练了一个多月。

  当然,还要感谢各种民间主播和直播平台。假如没有这些传播媒介,英歌舞很难走出潮汕,引发如此多的注意力。网络可以把他们的声音、形象、生活方式、创意乃至生意,传播至无远弗届,为外人欣赏甚至变现。

  除了英歌舞本身,跟它相关的视频,都能获得非常大的关注。比如下面的5岁萌娃,拿着玩具蛇表演,喜欢他的小姐姐,为了拍他,追了8条街。

  去年就在抖音上流行的“女版英歌舞”,让更多人认识“翁佳娜”等一众美女小姐姐。大家在欣赏潮汕美女的同时,也对潮汕英歌舞有了新的认识。